随着中国信息化教育改革的推进,各地掀起信息化建设的高潮,各地区的三通两平台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成为了常态,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质的提升。

timgewe.jpg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全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呈现出应用深化不断加持、创新案例竞相涌现、制度安排日益完善的良好局面。近五年来随着宽带网络校校通的发展,我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受率从25%上升到90%,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度改善。此外通过数字点教育覆盖的项目,解决了400多万边远贫困地区教学点因师资短缺而开不出课的问题,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已初步形成。
 
“全球教育已被深深打上了信息化的烙印,信心技术不断在改进这现在的教育,同时也在塑造这未来的教育,未来的教育依然是基于网络环境更加开放的教育,是更加重视学生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教育,是引导孩子自觉参与和快乐学习的教育,是让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是更加强调终身学习的教育,是更加智慧的教育。”雷朝滋指出,教育信息化正转换升级,教育信息化2.0要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开启智能时代教育。
 
在中国信息化教育改革进程中,由于信息化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和整体价格高,地区之间的差距很大,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难题。由于VR教育的出现,这一难题有可能被突破,微视酷利用VR课堂的非物理空间限制的特点,打造了VR流动课堂,实现了VR教室的共享使用,实现了教育设备资源的共享,解决了信息化教育普及费用高和利用率低的难题,让VR课堂在全区域流动起来,实现全区域各个学校无差异的共享使用,实现教育公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