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下发的《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指出,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此规定引发网络热议。

对于这一规定,陕西省教育厅回应称,“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指的是学校提供有网络学习条件但经常在营业性网吧进行与学业无关的消费活动,具体认定标准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认定贫困生是大学帮困助学的基础性工作。为防止高校在认定贫困生时随意更改认定标准(抬高或者降低),制定基本的认定标准是有必要的。但是,认定标准必须符合实际,有关部门不能关起门来制定标准,必须就认定标准进行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高校师生的意见。

这次陕西省教育厅规定的认定标准之所以会引起争议,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有的学生去营业性网吧并不是打游戏、娱乐,而可能是查资料、打印文件,因为有的大学没有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条件,晚上会断网。另一方面,即便学生去营业性网吧打游戏,这也不能说明这名学生家庭就不贫困,家庭贫困的学生也有部分有网瘾,但不能因学生有网瘾就取消贫困生资格,恰恰相反,既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经济上的帮困,还要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虽然陕西省教育厅进行了进一步解释,但并没有消除疑虑。比如,学校提供有网络学习条件,怎么界定?是不是只要提供了,即便学生对网络学习条件很不满也算提供?如果要实施这一标准,需要教育部门对高校提供网络学习条件也有明确的规定,如针对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查询资料,学校要提供全天候的电子阅览室,以及便捷、经济实惠的打印设备等。

再比如,经常在营业性网吧进行与学业无关的消费活动,怎么判断?是不是去营业性网吧就是进行与学业无关的消费活动?如果不是,谁来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的依据是什么?

这条认定标准给人的感觉更是针对有网瘾的学生。近年来,高校为防止大学生陷入网络游戏采取了诸多办法,包括晚上10点钟宿舍关灯(防止学生通宵打游戏)、不准低年级学生配备手提电脑等。把大学生进网吧作为不认定贫困生的条件之一,可以说是治理网瘾问题的又一做法。但这些措施都是“禁止”,而不是疏导,对引导学生减少上网时间、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实际并没有多大作用。一些贫困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在大学里没有朋友,加之上大学后目标迷失,是很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的。媒体曾报道,有贫困生每天吃咸菜、馒头,省下钱去打游戏,对于这类学生,取消贫困帮助会让他们进一步陷入困境。他们需要的是学校的心理咨询、辅导和生涯规划教育、引导。

以上这些,只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就不难了解他们的实际校园生活情况,以及贫困生的困惑与迷茫。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求贫困学生应该如何。帮困助学的意义,不仅仅是让贫困学生获得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之前,我国不少高校的帮困措施带有很强的对贫困生的歧视色彩、侵犯贫困生的人格尊严,诸如通过演讲让贫困生晒贫,使用电脑、手机不能认定为贫困生,贫困生买一双打折的名牌鞋就取消贫困资格,这都是站在“强者”角度去设计处于“弱势”的贫困生生活。

做好帮困助学,关键在于以学生为本。这需要站在贫困生角度思考他们存在的问题。有的需要通过经济资助解决,有的则需要心理辅导、生涯规划加以引导,这些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概而言之,帮困应该有经济手段和教育手段,这两方面手段要结合使用,而不能只用经济手段,且希望用经济手段达到教育效果。事实上,只有多用教育手段,才能使经济手段起到更好的帮困效果。近年来,一些高校将新生开学报到时有形的“绿色通道”变为无形的“绿色通道”(即不再设置专门针对贫困学生的“绿色通道”,让贫困学生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以及采用大数据掌握学生的贫困情况进行人文帮困,就是重视帮困的教育价值。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报》 (2017-09-05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