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德毅

近年来,全球智能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智能科技不仅仅是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人类棋手冠军,我们还应该看到:工业机器人已成为智能制造的主力军,农作物从栽培到收割都插上了智能的翅膀,服务机器人在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些无不证明“智能科学与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新的战略高地。

近两年,先进的欧美国家、日本、俄罗斯等纷纷制订了人工智能国家发展计划。而从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来看,人工智能也势必成为我国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的重要一笔。

因此,智能学科覆盖面广,包容性强,应用前景广阔,需求空间巨大,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学科之一。

智能学科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人类的思维、意识、推理、记忆、学习、交互等智能活动的机理,实现类脑认知;研究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让人造的智能体去学习并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构建智能工具,如机器人或智能系统,像一个人或一群人一样感知、认知和行动;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共存共融共发展。

可以说,“智能科学与技术”以脑认知为基础,以机器感知与模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工程为核心,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的应用为外围,已经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不过,目前智能专业教学和科研活动,存在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也影响其他学科自身的发展。

而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可以实现智能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生教育的专业化、规范化和规模化。这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智能学科发展的弯道超车,还将促进工学、理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发展达到一个新高度。

目前,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此专业的高校已达36个。可以说,智能专业已经有了13年的积累,如今亟待汇聚、规范和提升。

据估计,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每年接近100万,其就业方向几乎覆盖了全社会所有的领域,这些都体现了智能科学教育需求的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