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莞市南城宏图科技中心北门8号楼1楼,每天都有专业志愿者在这里接听来电,或者接受现场面询。无论是家庭困扰,还是成长疑惑,志愿者都耐心倾听,细心疏导,为他们解答疑惑,排忧解难。

这里就是东莞市南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简称“指导中心”),又称阳光成长工作室。一直以来,它以“健康、阳光”为工作宗旨,以建设和谐环境为工作目标,为南城及全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呵护他们心灵的健康成长。

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护航

2012年3月,南城整合心理教育资源,投入130万元专项资金,成立了东莞市南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指导中心,为青少年及家长提供电话咨询、个人及团体辅导、公益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服务,加强青少年心理疏导,做好心理防护工作,有效防范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 

“我们设有电话咨询热线及3个独立面询室,每周一至周六的上午9时至晚上8时提供服务。”据指导中心负责人张林介绍,目前,指导中心由专职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参与运作,共有4名专职心理老师和135名志愿者。志愿者主要由学校心理教师、社工、心理科医护人员、公检法人员、律师、高校应用心理系学生等组成,均通过专业、完善、系统的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截至2020年11月,指导中心共接听咨询电话5590个,接待来访咨询4163人次,开展“心理品质夏令营”7期,家长学堂160余节,心理沙龙22次,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方面起到明显的作用。

从“被动求助”向“主动预防”转变

除了解决日常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指导中心将课堂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动员全员开展工作,把“预防为先”作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做到主动预防,及时干预。 

“不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看成是心理教师一个人的工作。”张林透露,为了促进南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指导中心理顺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架构,形成一个以校长为主导、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等一体化的完整体系架构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指导中心组织培训南城全体教师,实行全员心育,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四个“关爱”及三个“一”,即教学态度体现关爱,教学眼神传达关爱,教学语言表达关爱,教学行为显示关爱;每天和学生谈一次话,走一次心,送一份礼。每学期,指导中心会进行两次督查,检查各学校是否全面落实以上工作内容,让各中小学教师学会时时处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要么是对学生心灵的按摩与支持,要么就是对学生造成伤害。”张林希望,老师和学生的经常性交谈,让师生之间形成一个沟通的管道及惯性,学生一旦遇到问题,就会立即想起向教师寻求帮助。

课程建设促进心灵健康成长

“心灵的教育不是靠简单鼓励的话语能够做到,必须是心灵本身的成长。”张林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必须要从根源抓起。因此,除了日常咨询服务及全员心育工作的开展,指导中心还进行了课程推进,通过设立正能量的团体辅导课程以及开展每天10分钟心理短课,为学生提供心灵上的滋养。

张林表示,通过“诵读润心,书法静心,艺术温心,体育强心”,指导中心依托各个学科开发心理短课,以跑操、诵读、歌唱等方式,要求南城各中小学在每天上课前,先上10分钟心理短课,把短课作为“每天必须喝下的一杯清水”,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寻找幸福、快乐。2020年9月1日开学至今,指导中心开发了近200节心理短课,向各个学校推送,将心育渗透到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接下来,指导中心还将从家庭教育入手,在各中小学每个年级段成立至少3人以上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由指导中心培训,帮助学校自主开发家庭教育相关课程,让学校具备家庭教育的能力。“通过这些举措,让学校的家庭教育更加系统、稳定、适用,把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家庭教育的提升,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张林说。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李直建 通讯员罗伟良、翟嘉欣)